教材简介 教学课件 教学案例 试卷交流论文共赏
返回首页

解读课程标准下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时间:2011-06-28 11:00来源:本社《物理新课程探索与交流》 作者:张驰、陈喜 点击: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教研室  张驰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顺河初中  陈喜
 
摘要:
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取决于课堂所完成的教学目标。而在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学目标变得丰富了,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使得物理教学目标更加全面,更加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要正确认识围绕学生发展设计的三维目标,并能对三维目标进行有机处理、整合,从而来提高课程标准下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案例  评析  目标探讨  课堂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表面看来在于优化活动形式以实现教学的最佳状态,而实际上它所指向的是教学目标,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追求看起来是手段追求,在本质上却是目标追求。因此,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加以评判。笔者结合一个具体案例,在新课标下深入剖析,进而探讨三维目标的有机处理,思考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落实策略。
 
一、一个真实的课案
有机会听了一位青年老师的课,课题是“物体质量的测量”。教师首先指导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对照实物认识天平的主要结构。接着讲授天平的调节,采用了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按老师讲解的方法完成天平的水平调节和横梁平衡调节,并给予学生一条天平调节的口诀“左低右调,右低左调”,让学生感受一下。紧接着让学生阅读天平使用说明书,然后提问学生“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学生照本宣科说了一下,教师又开始演示、讲解,并对说明书中天平使用的几点作进一步强调。教师讲得很辛苦,很严谨,很具体。接下来对液体质量的测量步骤又加以补充说明后,才让学生们动手完成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实验。最后出示四道关于天平调节与使用的练习题。从学生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做得还可以。
 
二、这样上课到底好不好
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好不好?评课时有的人认为上得很好,一个青年老师能像老教师一样,考虑得如此周到,不容易;也有的老师认为,这堂课教师要相信学生,没有必要讲得那么细,使学生活动的时间明显不够。这堂课到底上得好不好,用什么样的标准评判,是我们应关注的问题。
一堂课的好坏,最终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上。新课标下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取决于这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评判时,要对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进行综合考虑,不能偏重一面,而降低另一面。
这堂课,从知识与技能目标上来讲,老师已经讲到位了,但从课堂教学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角度来说,并没有到位。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完全在老师的牵制下学习天平使用的知识。学生似乎已经掌握,但这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过眼云烟”,不可能学得很深刻。如果老师只停留在知识教学的直接目标上,那么势必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学生得到的知识也只是孤立的、静止的死知识,这样的目标落实得越好,学生学习的综合效果越差。
再从过程与方法,即能力目标的达成上来讲,这堂课,让学生学会使用天平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通过阅读使用说明书,学会使用并不难,但要学生注意的方面较多。老师面面俱到地演示、讲解,生怕学生出问题。很多要学生探索的东西,如天平调节方法及技巧等,变成了学生只需直接记忆的知识。实际上,要学生注意的方法,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索,在合作交流中获得。老师的“千叮咛,万嘱咐”,对学生能力的形成帮助甚微,有时还会滋生学生懒于动手、动脑的坏习性。
这堂课的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讲解,学生活动和思维很少。这样把原本生动活泼的课堂变成了知识的传承和接受的场所,学生哪来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情感的投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实施,课堂教学的情感目标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课堂里,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和合作。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学习目标,是物理课堂教学获得实效性的内在动力,而动力机制的形成又是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若从三个维度目标上重新审视物理课堂的实效性,发现三个目标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这样的课案在教学中是十分普遍的。大多数老师认为是好课,因为教师把握教材到位,考虑周全。如果大家都这样上课,原本生动活泼的物理学习就变成了被动地接受学习,学生怎么可能对物理学习感兴趣?我们认为这堂课难度不大,完全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只需创设情境,如:出示托盘天平,告诉学生这是测量质量的工具,让学生观察一下天平,并让他们说出想知道哪些内容,如:天平构造,怎样使用它等。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看书和探索来寻找答案。在合作、交流中,完成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老师仅作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扶持者和鼓励者。为了检查学习效果,老师可以提出一些能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体验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或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例如:(1) 使用天平的关键步骤有哪些?(2) 判断天平横梁平衡是否一定要等指针静止下来?(3) 怎样读取待测物体的质量?(4) 你想既准确又较快地测出物体的质量,应当怎样去做?通过这样上课,对学生来说,知识、技能是他们自己发现的,实验是自己完成的,其效果要远远超过老师的讲解,老师讲得再好,也没有学生自己学到的有价值、有意义。
 
三、课程标准下三维目标的有机处理
上每一堂物理课,都要思考三维目标的达成程度,并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有时,我们注意到了三个目标,但往往处理不好这三者的关系。其实,知识与技能既是物理教学目标,又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重要载体,它是认知的花果;过程与方法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认知的杠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物理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并与其他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它是认知的根本。正如于漪老师说的“如果一个人情感不丰富,很干瘪,很空虚,他不可能成功。”那么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怎样有机处理和整合三维目标呢?可注意下面两点:
1、要重视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注重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是注重获取物理知识经历的体验,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在具体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动,并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随的情感体验。
2、要重视隐性知识的教学
英国教育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他认为:许多技能、方法、交往、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无法形成像课本里一样的格式化知识,学生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或在具体案例分析中感受、体验。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体验、感受,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认识,而且还能提升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他们学习物理态度向主动、积极方面发展,感受成功探究带来的愉悦。
在落实三维目标中,有的教师非常重视知识教学,毫无遗漏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认为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体验和感受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可以被忽略的。本文开头的这个案例,就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新课标下,不能放任这种取向占领课堂。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的老师认为比较抽象,很难把握,只要在物理课堂进行一点和课本知识稍有联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就行了,并对学生施以说教式的教育,这实质上是对三维目标的曲解。其实,老师应当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把知识学习当做一种创造,在创造中体会学习的快乐。这样,学习效果当然会好,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就得到了应有的保证。
 
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课程标准倡导的课堂模式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而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要想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作为教师应从落实三维目标入手,重新构建实效性高的物理课堂。
1、创设物理情景
情景是形成学习内容的具体背景,是学习素材的呈现方式和加工方式。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情景创设的重要性,可以把学习内容巧妙地转化为物理情境,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集中注意力,主动地投入学习。
2、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
融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因为只有在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里,学生才能独立地探索、大胆地发表见解,并在这个基础上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教师要把教学看成是自己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协作、共同探索的过程,尊重、信任学生,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学习。
3、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并获得相应的能力。作为教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对内容进行整合,设计流程,关注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既想学生所想,又想学生所未想到的,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把课堂变成师生相互倾听的场所,让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博士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心理发展水平基础之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之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之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控制基础之上的“坚持学”。这样有效地把新课标中的三维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怎么能得不到保障呢?
4、倡导激励性评价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现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并能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
 
总之,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作为教师要充分认识围绕学生发展而设计的教学目标,明确对三维目标进行有机处理,是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保证,这也是一种教学的机智和对教学的反思,是教学观向学习观的转变。
 
参考资料
[1]袁金华.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刘建德.关于课堂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周海忠.根化研究:基于实践的教育智慧.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吕美荣.江苏教育论坛,2004(11).
(责任编辑:教材服务中心)
顶一下
(4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