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胡荣 一、课型课时 实验探究型;1课时. 二、教学目标 通过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三、重点难点 1.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2. 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3. 实验由点及面的变化得到连续完整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四、教材分析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以探究实验为主线,寻找物理规律.如何确定方位,怎样设计实验,完成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最后将点的变化串成完整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五、教学思路 1. 注意控制变量. 2. 实验由点及面,将点的变化推广至连续的变化规律. 3. 贯穿科学探究的几个重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 4. 学生分组实验时课桌上的器材有:凸透镜、凹透镜、蜡烛、火柴、光具座、光屏. 六、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1. 提问 平面镜成像性质是什么? 2. 讨论 (1) 成像性质有哪些内容? 放大还是缩小、正立还是倒立、实像还是虚像、像的位置. (2) 凸透镜会成怎样的像? ① 展示照相机拍摄的照片(照相机镜头——凸透镜). ② 放映幻灯片(幻灯片镜头——凸透镜). (3) 凸透镜成像性质会与什么有关? 物距?凸透镜的焦距?物体大小?(现只讨论凸透镜成像性质与物距的关系)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4) 如何设计一个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现有一些实验器材供同学们使用,老师启发性地进行器材介绍. 提示:① 注意控制变量法:a. 某一个凸透镜(保证f不变);b. 同一物体(物体大小不变). ② 改变物距:我们可以这样考虑:主光轴上的“F”与“2F”把主光轴分为三个区域,加上“F”和“2F”这两个特殊点,那么我们可以先考虑做出5个点的成像情况. 3. 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① 看看凸透镜成像性质是否与物距有关;② 根据以上讨论掌握的信息,设计并完成实验.完成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是如何做的,谈谈看到的现象) (1) 如何准备实验(如何放置)? 图1 ① 放置到位(图1). ② 调整到同一高度. (2) 改变物距,使u>2f、u=2f、2f>u>f、u=f、u2ff2f放大倒立实像u2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