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2重力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中学育才实验学校祝少春 一、 课型课时 新授课;1课时.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 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3) 知道重力的概念. (4) 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以及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知重力的存在以及重力的方向. (2)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重力及重力应用的教学,使学生对重力充满好奇,培养学生热爱物理、尊重自然规律及科学探索的精神. 三、 重点难点 1. 重点:重力的概念、方向、大小及重心. 2. 难点:重力和重心概念的建立. 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建立在力的概念、力的测量和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基础之上.重力是学生最熟悉、接触最多的一个力,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摩擦力、压力、浮力,以及杠杆平衡、物体运动状态等的基础,在整个力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教学要求比较高.本节教材从四个方面展开的,通过生活现象介绍了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方向,通过实验探究得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通过实验现象介绍了重心的概念. 五、 教学思路 由于重力产生的原因比较抽象,不便于直接展示出来,可采用类比实验,使学生感知重力的存在,明白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学习重力的三要素打下基础;然后通过观察和实验,生活情境的创设,了解重力的方向,通过探究得出重力的大小及其大小和质量的关系;最后通过趣味小实验让学生认识重心.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创设情景,以生活中的现象为切入点,设计新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通过学生猜想,培养发散思维,确立实验课题,让学生明白要观察探索的目的和内容. (3) 实验过程由学生设计,通过合作学习进行实验,并从中学习到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成功与自豪,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 教学过程 1. 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树上的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向地面;包围地球的大气为什么不会逃逸;月亮为什么会绕着地球转.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引入新课. 2. 新课教学过程 [内容1] 重力的产生. 教师提出问题:把一个小铁钉放在一个大玻璃板上,拿一个磁铁,让磁铁靠近小铁钉,会观察到什么现象?铁钉会被吸引吗?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猜想:(1) ;(2) ;(3) . 教师演示:略. 同学观察实验进行探究. 讨论交流:磁铁靠近铁钉时,铁钉会被吸引.当磁铁移动时,铁钉会跟随磁铁一起移动;当磁铁做圆周运动时,铁钉也会做圆周运动.原来是由于磁铁吸引铁钉,而使铁钉受到了力的作用. 教师将知识进行迁移:如果我们把地球比作磁铁,石头比作铁钉,抛出去的石头之所以会落向地面,是由于地球对石头有吸引作用.同样道理,地球对水、空气、月球都有吸引作用. 得出结论:重力的产生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作用. 小结: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内容2] 重力的方向. 教师提问:重力既然是一种力,那么它的方向如何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猜想一下. 同学猜想:(1) ;(2) ;(3) . 教师引导:同学们能不能说出你猜想的理由. 同学思考回答:(1) ;(2) ;(3) . 教师演示分析讲解:(1) 苹果自由下落的闪光照片;(2) 悬挂着的吊灯;(3) 高山上的流水等. 讨论得出结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或者说成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水平面. 应用举例:(1) 重垂线;(2) 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3) 用重垂线检查工作台面是否水平. [内容3] 重力的大小. 教师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同学猜想:(1) ;(2) ;(3) . 教师针对同学的猜想有选择地选出这样一个猜想:重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实验探究:物体的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设计:(1) 器材:天平、弹簧测力计、文具盒、书本、钢笔、橡皮. (2) 实验表格: (3) 实验步骤: 物体橡皮钢笔课本文具盒质量m/kg重力G/NGm/N·kg-1 分析论证: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发现,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质量越小,重力越小;质量增为原来几倍,重力也增为原来几倍,质量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重力也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但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始终接近一个值.教师分析,在误差允许范围内,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用g表示.则Gm=g,即可表示为G=mg,这就是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式. [内容4] 重力的作用点. 教师演示:(1) 直尺平稳地静止在指尖上;(2) 玩具不倒翁不会倒下;(3) 飞鹰会停在支点上. 学生讨论: 教师引导小结:(1) 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是重心. (2) 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是否均匀及物体的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例如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木棒的中点,均匀圆盘的重心在它的圆心,均匀球体的重心在它的球心等. (3) 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例如,一块铁板的重心在铁板上,而一个铁环的重心就不在铁环上. (4) 物体的重心位置与物体所在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 3. 典型例题分析 例1投出的铅球在空中沿抛物线运动时,其所受的重力方向为(). A. 沿水平方向B. 竖直向下C. 方向时刻在发生变化 例2某人最多能提起392N的物体,他能不能提起52kg的物体? 4. 课堂教学小结 本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然后通过实验探究,思考后得出了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 作业布置 以“假如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将……”为题,写一篇文章,然后和同学进行交流. 七、 教学体会 1. 合理选择探究内容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本节课的探究活动是对知识点的探究,可称为“小探究”,探究活动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2. 积极的评价鼓励,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仅对别人的不同意见产生了质疑,对自己的看法也处于大胆质疑中,从而不断完善进步.